原標題:全國首條,智能制造!揭開“管管接長”生產線的“神秘面紗”
整潔的環氧地坪一塵不染
高效的流水線環環相扣
清晰的展示屏映入眼簾
碩大的廠房內只有不足十名操作工人
……
僅幾分鐘
一件件“二接一”成品像藝術品一樣
在每一道工序自動組焊完成
記者在工程建設建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的情景
這也標志著全國首條管管接長
全自動焊接生產線正式投產運營
這是國內第一條可實現原料鋼管進料、定長、坡口、打磨、全自動對接焊接、質量檢驗的管管接長生產線,其自動化、智能化、系統化、集成化優勢,開創了“全國集成各工序自動系統”創新實踐的先河。
這條生產線到底有多先進?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的“神秘面紗”!
一條先進智能的生產線
這條生產線實現了自動傳輸檢尺、自動坡口、端頭打磨、自動焊接檢測,全過程無縫銜接。
27塊高清液晶拼接大屏形成可視化系統,實時了解智能化生產線各個工序狀態與實時數據。
配套自動焊接智能管理(MES)系統,IPC連接生產線各PLC控制模塊,全程實現生產指令下達,過程數據接發,鋼管定長、坡口、打磨、焊接的完成量與計劃量的對比反饋。
重要工位可監控放大,工位異常狀態上位、下位系統實現互鎖。
建材公司技術負責人周俊鵬介紹,這條生產線實現鋼管對接焊接操作精度高、焊接成型好、產品質量優、工藝可靠性強的跨越式進步,焊接生產效率顯著提高,焊接質量全程保障,技術水平達到了國內先進。
一條提質增效的生產線
這條生產線完善了數字化轉型基礎,在精密研發基礎上,實現了多項從0到1的突破。
它從根本上解決了“管道傳統手工焊接工藝”生產效率低、勞動強度大、質量保證難、作業環境差等諸多難題。
周俊鵬說:“這條生產線投入生產使用后,原需70人完成的生產任務只要21人,大幅度降低了人工成本,焊接一次性合格率近100%,實現了提質增效?!?/p>
同時,這條生產線以可量化、可操作、可實現、可檢驗系統運營方式減少了人為干預,可制造出更多面向市場需求的無縫銜接管線,既減少無益損耗,又減少情緒變化帶來的內耗,改變產業結構不合理因素,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人才老齡缺乏的困境。
一條著眼長遠的生產線
今年年初,大慶油田在工程建設領域加快推進標準化設計、工廠化預制、模塊化建設、信息化管理和數字化交付等工作,對重點工作著重安排部署,為產能工程快速啟動按下了“加速鍵”。
建材公司匯集精兵強將,調研市場,把關定向,選材選址,使管管接長生產線成功投入使用,充實了“六化”示范項目,助力“六化”工作長遠發展。
這條生產線還拓展了工廠化預制深度和廣度,將進一步打破“先有圖、后采購、再預制”的常規運行模式,帶動橇裝“三間”、防腐管道、抽油機基礎等預制產品生產,實現集中規?;A制,提升預制效率和質量,為保供油田產能、角逐高端市場夯實基礎。
文字〡大慶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張幸福
圖片〡通訊員 李毅 包紅艷